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皆相當重視熱帶醫學教育及研究而蓬勃發展,這些先進國家並未處於熱帶地區,卻積極投入大量人員及資金,將研究中心的觸角延伸至非洲、亞洲、美洲等熱帶區域。誠如德國著名熱帶醫學中心「Bernhard Nocht Institute for Tropical Medicine」所揭櫫:「因全球化與氣候變遷,熱帶疾病目前已被視為對世界和平的主要威脅之一,如:西尼羅病毒與美洲錐蟲已於美國肆虐、屈公病毒與利什曼原蟲已於義大利橫行,新的挑戰才正要開始」。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目前對於控制「被輕忽的熱帶疾病 (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 NTDs)」已視為重要的國際性事務。在19種主要的NTDs中,有11種屬於被輕忽的熱帶寄生蟲性疾病、2種病毒性疾病和4種屬於細菌感染症、非絲蟲性象皮病及蛇咬傷。此類疾病目前未能有效防治,據WHO 估計世界一百四十多個開發中國家仍然遭受NTDs肆虐,威脅世界1/6人口約十億人的生命與健康,此類疾病受WHO重視的原因在於:發生於最貧困或衝突區、衛生條件極差、政治聲音微弱、造成疼痛與長期性殘疾;但是卻最容易被診斷、治療與預防、醫療花費極便宜、可大幅增進生活於此類地區的民眾獲得相當好的生活品質並可降低國際社會負擔。WHO已擬定對抗NTDs的計畫,並呼籲各國更應刻不容緩的擴大規模參與此國際性事務。因此急需熱帶醫學相關專業人才大量投入研究與防治工作,忝能克盡其功。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Neglected Tropical Research Center」主任Dr. Hotez於國際期刊「Health Affairs (2009)」所言:『發生於貧窮地區的「熱帶疾病」不只是影響貧窮國家的人民,同樣亦影響富有國家的窮人與少部份人』。在美國,不少的民眾感染「熱帶疾病」,大抵上此類疾病隱藏於居住於貧困區的少數民眾和非洲移民的後代,如密西西比州delta區、美國南方地區、美墨邊界區與居住於阿巴拉契亞的居民等;在歐洲亦有類似情形,尤其是東歐、南歐與土耳其的情形最為明顯。故致力於控制「熱帶疾病」於開發中的貧窮國家間擴散外,同時努力控制「熱帶疾病」於富有國家的貧困人民甚或被遺忘的民眾間擴散亦同等重要。是故「熱帶疾病」對國際社會的衝擊與造成的經濟負擔的影響甚鉅,故沒有一個國家可置身事外。
台灣地理位置處於亞熱帶與熱帶地區,早期也曾是熱帶醫學的發源地,因經濟及環境衛生條件的改善而逐漸式微。然而近年來,全球化經貿交易與文化交流頻繁、國人旅遊風氣盛行以及日漸增加的國際學生進入台灣各大專院校就讀,這使得原先於國內各種罕見與新興傳染疾病又再次浮現,這對台灣人民的健康與生命造成極大威脅。此外各類的國際醫療援助與志工服務活動於各大專院校方興未艾,服務地區絕大部分屬於熱帶地區之開發中國家,其中所接觸到的各類疾病、民族文化、環境差異都與已開發國家或台灣迥異,故台灣急需培育專業之全球熱帶醫學研究人才。
「臺北醫學大學國際熱帶醫學研究中心」將積極拓展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合作,致力研究流行肆虐於開發中國家的熱帶疾病並與先進國家的熱帶醫學機構共同合作,降低熱帶疾病於全球擴散做出積極的貢獻,並提升台灣於全球熱帶醫學研究的知名度外。本中心亦將積極培養台灣熱帶醫學之師資與研究人力,而可呼應WHO呼籲世界各國投入控制「熱帶疾病」做出貢獻,以維護全人類的健康與生命安全。